中东媒体邀约玩不转?这四招让品牌出海一路狂飙!
因为握手的时候先伸出左手而得罪中东客户?这不是段子!根据伊斯兰教义,左手是不洁的。我们面对信奉伊斯兰教的客户,无论是手抓食物还是递物给人都应用右手。
中东*地区拥有60% 低于 30 岁的年轻人口,阿联酋、沙特等地超过 2 万美元的人均 GDP ,以及2025 年即将突破 490 亿美元(1801.534亿阿联酋迪拉姆)的电商规模。这片神秘土地蕴含的庞大市场和无限机遇,毫无疑问是中国品牌的出海“胜地”。而中东地区独特的文化习俗、宗教传统与传播生态,要求品牌在出海运作过程中精准把握人文细节,以建立高效的沟通桥梁。
品牌跨境传播的成功离不开当地媒体的深度参与。支点凭借多年的国际营销经验,为您精选四条中东媒体邀约重要法则,快来get吧!
* 通常,中东包括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国家,比如沙特阿拉伯、伊朗、伊拉克、叙利亚、土耳其、埃及等。
一、文化尊重:从细节处建立信任基石
中东社会高度重视文化与宗教习俗,媒体邀请的第一步便是展现对当地文化的深刻理解。例如,在沟通时间上,需避开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如开斋节、宰牲节等,节日期间媒体工作节奏放缓,提前3-4周预约并明确活动与文化传统的契合点,能显著提升邀约成功率。此外,语言细节不容忽视——阿拉伯语是中东多国的官方语言,邀请函需采用阿拉伯语正式文体,同时辅以英文摘要,体现对当地语言的尊重。在称谓上,对男性媒体人使用“谢赫”(尊贵的称呼)或“先生”,对女性保持“女士”加姓氏的正式称谓,避免因文化失礼影响合作基础。
中东开斋节传统
二、分层邀约:精准匹配媒体属性与传播价值
中东媒体生态呈现多元化特征,传统媒体如《中东日报》《国民报》在政商圈层具有强大影响力,而社交媒体平台如Instagram、YouTube的本地化账号(如中东版TikTok“SnackVideo”、snapchat)则在年轻群体中渗透率极高。品牌需根据活动性质分层邀约:政府合作类活动优先邀请主流纸媒与电视台,突显权威性;消费类活动则侧重时尚、生活方式类KOL及社交媒体账号,强化话题传播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中东媒体隶属于家族或部落集团,其背后的社会关系网络往往比媒体本身的流量更具价值,通过本地合作伙伴引荐关键媒体人,能快速突破信任壁垒。同时,当地的商务谈判的节奏可能较慢,需要耐心,避免急于求成。在沟通方式上,中东人可能更倾向于面对面交流,电子邮件和电话沟通可能不够有效。
三、内容共创:从“品牌独白”到“本土叙事”
比起“硬广”式的品牌宣传,中东受众更倾向于接受融入本土语境的故事化内容。邀请媒体时,需提前提供“本地化内容包”,包含符合中东审美偏好的视觉素材(如暖色调、家庭场景、宗教元素隐喻)、契合当地社会议题的新闻点(如可持续发展、社区公益、科技赋能)。例如,某中国手机品牌在中东新品发布会前,与当地媒体合作举办手机摄影展,通过展示产品在户外环境下的性能,自然融入中东消费者对“坚韧”“探索”“生命力”的文化认同,最终在公关传播和销量转化上都取得了优秀成果。此外,针对不同媒体的调性定制差异化内容:严肃媒体侧重技术创新与行业影响,娱乐媒体聚焦明星嘉宾与互动体验,形成立体传播矩阵。
四、体验设计:打造沉浸式媒体参与场景
中东文化重视“待客之道”,活动现场的细节体验直接影响媒体的传播意愿。从接待流程来看,提供符合宗教习俗的餐饮(如清真食品、无酒精饮品)、设置祷告室并标注准确的礼拜时间,能体现品牌的贴心与专业。在内容呈现上,融入中东传统元素如阿拉伯音乐、手工艺品展示、沙漠/白袍主题摄影区,既展现品牌诚意,又为媒体提供丰富的视觉素材与社交话题。此外,活动结束后及时提供高清素材包、新闻通稿(阿英双语)及个性化感谢函,持续巩固媒体关系。
媒体活动中设置祷告室或在有祷告室设施的场所举办
中东市场的成功,始于对“人”的理解。从商务活动的文化细节到节日营销创新新,品牌需以“本土化思维”替代“标准化输出”,借助专业营销伙伴的力量,将文化差异转化为传播优势,让品牌声音与中东文化产生美好共鸣。
About Us
支点营销是一家综合性公关公司,成立于2008年,总部位于北京,在美国、加拿大、新加坡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或办事处。
支点营销立足国内,为中国企业出海,以及全球海外企业在中国本地化,提供专业全域整合营销,包括但不限于新闻传播、自媒体运营、Social营销、SEO/SEM、舆情管理、头部资源落地、本地活动管理等服务等。
欲知更多详情,请访问支点出海营销官网或者自媒体留言!